可转债的概念及特点

1.可轉債的定義

可轉債,顧名思義,即爲可轉換爲普通股票的債券,是企業融資工具的一種類型。其發行企業通過發行該債券形式的融資工具,來籌集資金滿足其經營活動的需要。可轉債的發行者在債券到期前,在債券持有人的要求下可以將債券轉換爲相應金額的普通股股票,以實現股權融資,可轉債因其投資特性和投資收益較高的特點備受市場關注。

2.可轉債的特點

(1)具有雙重屬性。可轉債既是債券,又具有轉股特性,在投資風險與收益的平衡中處於一箇較爲優越的位置。

(2)風險相對較低。與普通債券相比,可轉債具有靈活的轉換方式,轉換後的股票可以享受到股票的收益,同時可回到債券的領域。

(3)收益相對較高。可轉債具有債券的付息屬性,同時由於其轉股特性,一旦股票價格上漲,也可實現股票收益。

(4)期限較長。可轉債的期限一般較長,常見的期限爲5年到7年。

(5)轉股價較低。轉股價是指可轉債轉換爲股票的價格,新發行的可轉債轉股價較低,可轉股價格的下降會使得轉換市場更加活躍。

3.可轉債的投資策略

(1)低收益價值挖掘。單純從收益率角度考慮,可轉債的收益率相對於同等評級的企業債券和同行業的股票都處於中高水平,這意味着可轉債有低估的可能性。

(2)市場轉換的時機。可轉債的市場轉換一般是由於企業的業績和行情的推動而實現的。適時地把握市場轉換的時機,是投資者獲取收益的重要途徑。

(3)優質自轉債的選擇。優質自轉債在市場上比較受歡迎,具有較好的穩定性和可轉換性,通常情況下也是市場轉換的優選標的。

總之,可轉債具有其獨特的投資特性和優勢,投資者應根據市場情況、企業業績、風險偏好等實際情況選擇相應的投資策略。

发布于 2024-09-12 11:09:03
收藏
分享
海报
65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