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導致孩子的性格變化會有很多種原因。所以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孩子健康成長的根本,作爲父母應該注意自己的教育方式,幫助孩子建立優秀的品質、開朗的性格和健康的心理。
女孩子性格極端什麼原因
1、家長的極端示範。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因此家長的言行、舉止、性情、脾氣、動作等等都會對孩子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如果家長遇事愛着急,孩子也會變得愛着急,如果大人發脾氣、摔東西,孩子無疑問也會變得愛發脾氣、愛摔東西。
2、生理原因。孩子正處於青春叛逆期,成長速度非常快。這時候的孩子身體內激素也是不平衡的,情緒敏感很容易產生偏激極端的情緒,稍微遇到一丁點不順心的事,都可能會大發脾氣。
3、學習壓力過大。孩子面臨學業的壓力,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無法克服的困難時,孩子就會產生一種挫敗感,脾氣也會變得很暴躁很極端,經常無緣無故發火。
4、家長過於溺愛孩子。有些家長對孩子百依百順,只要是孩子的要求,家長都會滿足。久而久之,孩子就會把發脾氣當做達成目的的一種手段,一旦需求得不到滿足時,就會大發脾氣,用各種手段方式來要挾父母,養成亂髮脾氣、性格極端的壞習慣。
5、孩子意志力薄弱。部分孩子的意志力薄弱、耐挫能力弱,凡事都一味的依賴別人。這會導致孩子沒有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一旦陷入困境,就會通過發泄情緒的方式來緩解自己惶恐不安的心情。
女孩性格極端怎麼辦
1、父母以身作則,控制自己的情緒。作爲父母首先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成人已經懂得“衝動是魔鬼”的道理。所以家長要學會控制自己的脾氣,不要將工作中的壞心情帶到家庭生活中,發泄到孩子的身上,不要將別人當做自己宣泄的垃圾桶。當你冷靜平和,理智地解決問題時,孩子也會觀察學習到你爲人處世的能力,解決問題的方法和你的睿智。
2、不要溺愛,要鼓勵孩子的獨立。對於孩子不要過分關注和滿足,要尊重孩子是獨立個體的事實,將孩子擺放到平等獨立的位置上。鼓勵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鼓勵孩子參與到家務勞動中,鼓勵孩子多表達自己的想法。對孩子的要求要學會延遲滿足,對孩子的不合理要求要懂得及時拒絕。讓孩子知道得作爲家庭的一份子,都要爲這個家付出和努力,而不是一味的索取。
3、教會孩子剋制情緒,學會冷靜解決問題。當孩子發脾氣時,父母要剋制住自己的情緒,不要打不要罵,也不要選擇這個時候講道理,而是可以明確地告訴他“如果你想哭,那就繼續哭吧。”等孩子冷靜下來的時候,在和孩子進行溝通,讓孩子知道哭是解決不了問題的。
家長常見的兩種錯誤教育方式
1、控制型管教。當一箇孩子抓狂,躺在地上哇哇大叫的時候,控制型的父母會過來說,我數321,你給我起來。控制型管教下的孩子會走向兩種極端,要麼他會去控制別人,因爲他在一箇控制型關係中長大,那麼他的相處方式就是去控制別人,要麼他會失去自己的動力,變得懦弱,沒有主見,凡事都聽別人的。
2、放任型管教。當孩子哭鬧的時候,放任型家長會說,讓他哭吧,小孩子哭一哭身體好,不要管他。這種方式帶來的結果就是,孩子缺乏安全感。對孩子來說,他都已經躺在地上哭了,爸爸媽媽還是無動於衷,那以後孩子就不敢再去信任父母給自己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