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3000点 该如何应对?

時隔一箇半月,上證指數迎來今年的第二次3000點“保衛戰”。12月5日,上證指數下跌至2972,擊穿重要整數關口,市場恐慌情緒升溫。海外負面事件、北向資金流出、經濟數據對A股帶來較大擾動。磨底蓄勢之際,應當保持耐心、堅定信心,理性面對市場波動。

內外多重利空疊加,短期擾動大於實質變化

外部因素來看,穆迪將主權信用評級展望由“穩定”調整爲“負面”,程度上壓制市場風險偏好。但從穆迪給出的三個原因來看,房地產下行拖累、地方融資平臺債務風險、中期經濟增長下行壓力,並無實質性負面增量信息,且相關領域的悲觀預期在前期已部分計入資產價格。

其次,北向資金再次大幅淨流出引發市場擔憂。過去幾個月內,北向資金的流入受中美利差及人民幣匯率影響承壓較大。預計隨着全球流動性拐點持續驗證,人民幣匯率有序回到合理區間,資產性價比得到優化,外資有望迴流,改善A股的邊際。

內部因素來看,PMI數據顯示經濟復甦動能仍然不足。11月製造業PMI爲49.4,低於前值及預期,主要受需求偏弱和去庫存加速等因素影響。但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持續位於較高景氣區間,表明製造業企業對市場發展信心穩定向好。

非製造業PMI爲50.2,仍保持在擴張區間,但擴張勢頭趨緩,服務業主要受假期效應消退影響,建築業景氣度維持高位,主要由於建築業施工進度加快,預計未來基建將持續發揮託底經濟作用。

綜合來看,多項利空消息疊加,恐慌情緒升溫導致大盤迴落,而其深層原因,也與市場信心尚未穩固有關。

3000點下方,繼續向下空間有限

歷史來看,3000點下方繼續下跌的時間和空間均有限,反彈可能隨時展開。2016年以來,上證指數曾有30次跌破3000點。最近一次跌破3000點是今年10月20日,但是在隨後的五個交易日,上證指數便重返3000點上方。

整體來看,3000點以下持續時間較爲分化,區間爲1至171個交易日,中位數爲4個交易日,平均爲19個交易日。跌破3000點後下探幅度來看,點區間爲2441至2992,對應跌幅區間爲0.3%至18.6%,中位數爲2919點,對應跌幅2.7%,平均數爲2873點,對應跌幅4.2%。

由此可見,上證指數跌破3000點後,繼續下跌的空間有限。

底部特徵明確,靜待“鐘擺”迴歸

當前A股市場底部特徵較爲明確。

盈利方面,全A股(非金融)前三季度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速爲-5.5%,已結束連續9個季度下滑的態勢,盈利底或已夯實。情緒方面,目前萬得全A指數的風險溢價已行至過去5年的90%分位,意味着當前市場計入了較多的悲觀預期,進一步悲觀已於事無補,有所作爲纔是投資大道。估值方面,目前PB十年分位數<1/3的申萬行業佔比爲84%,和2012年底、2018年底兩次大底時的估值水平相當。

金融週期方面,目前企業和居民的融資需求都很低迷,中長期同比增速仍位居低位,後續隨着信心修復,逐漸向“寬信用”邁進,有望帶來A股的估值擴張。政策方面,自“7.24政治局會議”後,“政策底”已現,靜待美聯儲走向降息通道,中美“政策底”共振下,A股走向“市場底”。

多重底部共振,震盪整固後,A股在較高性價比下對資金吸引力有望逐步提升。

展望2024,盈利、風險偏好、流動性三大A股核心驅動將顯著改善。

首先,盈利築底反彈,逐漸走向低幅度修復通道;其次,中美貨幣政策有望走向共振,流動性維持寬鬆格局;第三,由於政策定力與張力並舉,美債、美元對A股的影響有望逆轉,風險偏好有望迎來積極改善的窗口期。

发布于 2024-09-17 07:09:45
收藏
分享
海报
63
目录

    推荐阅读